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礼守礼使我们的基本的行为规范。电影《王牌特工》里,科林·费斯饰演的特工也有一句格言:“Manner maketh man”(人无礼,无以立),说的是礼节和教养才使人成为人。而餐桌,通常是能快速判断一个人修养如何的地方。

西餐和中餐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到了一家吃西餐的餐厅,你没有遵守吃西餐应该遵守的礼仪,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
可是,在西餐厅里,看着大大小小的杯子、盘子,各式各样的叉子、勺子,常常让我们头晕目眩。另外,晚宴、鸡尾酒会、便宴,那就更让人头晕了。所以,在明白西餐礼仪之前,认识一下西餐厅是大有必要的。
坐姿

坐姿要端正笔直,最好不要用手托腮或将双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靠椅背。纪录片《唐顿庄园的礼仪》中提到,椅背只起到装饰作用,也是为了方便男仆拉椅子。
那椅子干嘛要有椅子背呢?
椅子背并不是给您设计的,而是完全起装饰作用或者给男仆拉椅子方便。用餐时,身体应坐直并将食物送至嘴边。即便吃容易掉渣儿的点心,也不要俯身去够。喝汤是唯一的例外,您可以稍微颔首。
餐巾

餐巾通常会摆放在餐盘的正中间。一般主任拿餐巾并铺在腿上,这是宴会开始的标志,之后其他人再将餐巾折叠放在腿上。如果没有主人,等所有人落座后,便可把餐巾铺在腿上。
餐巾可以用来轻轻沾嘴,或者在打喷嚏、咳嗽时用来遮掩。不能用来擦拭鼻子、脸、手以及餐具、酒具。在与别人交谈前,或是饮酒之前(以免将口红沾在餐具),都可先用餐巾轻轻沾一下嘴。
餐具

图中左上角的小盘子和餐刀是面包盘和黄油刀。右上角为酒具,由左至右依次为水杯、香槟杯、白酒杯、红酒杯、雪利酒杯。
正中较大的盘子(垫盘,underplate)在进餐过程中始终不撤走。垫盘左边的三个叉子由左至右依次为沙拉叉、鱼类叉,肉叉;右边的餐具由左至右依次为切肉刀、鱼刀、头盘刀、茶匙、小咖啡勺、汤匙、海鲜叉。
刀叉使用
使用刀叉进餐时,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来送食物入口。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用刀取食物送人嘴里。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背上。
切东西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外向。若有两把以上刀叉,应由外面的一把向内依次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
如果在餐桌上需要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须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用叉取菜。
蘸酱汁

首先将酱钵拿到盘子边上,用勺子取两勺放在盘子内侧,取用时尽量避免酱汁滴到桌布上。酱汁直接浇在牛排上,会影响口感,建议切一口蘸一下。吃牛排的时候和吃其它食物一样,嘴中有东西的时候避免说话,也避免拿刀叉做手势。
享用完后,刀叉呈平行状态竖放在盘中央,刀刃朝内,叉齿向上,服务人员看到就会收走。
不少人把西餐礼仪视为“繁文缛节”,
其实,礼仪不只是束缚。
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礼仪,
是平等有效交流的开始。
而对待礼仪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在合适的场合遵循合适的礼仪。
归根到底,
礼仪是对人的尊重,
不是用来炫耀、彰显优越感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