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模具多种多样,每种吐司模具所放的面团重量都有区别,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计算出我们吐司模具该放多重面团呢,今天南宁优美西点烘焙学校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计算吐司模具所放面团重量的公式。


如图所示:我们将吐司盒上边宽定为a,长为b;下边宽为c,长为d;高为h。


【(a*b)+(c*d)】*h/2=x
在将x/4=面团重量。
举个简单例子,以三能450g吐司盒的尺寸标准。


去掉模具的厚度,我们取吐司模具内部长度来计算:
【(10.4*19.4)+(9.9*18.4)】*11/2=2111.56
2111.56/4=527.89g,
这个数值和我们吐司模具所标识的面团重量有些出入,刚开始我也觉得很奇怪,在尝试多次之后,发现对于不同的面粉要求的面团重量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个配方是日本老师的配方,所使用的面粉为日式面粉。而国产面粉所烘烤产生的膨胀力较大,所以使用450g的面团重量即可。
所以这个计算公式更多用在使用到不同的面粉,在制作吐司时所放不同的重量。
在计算山形吐司时我们的计算公式则为:
【(a*b)+(c*d)】*h/2=x
在将x/3.8=面团重量。


那么山形吐司和角形吐司有什么不同呢,这是我最常听到的疑问,两者皆是白色的面包,面包店也经常把他们放两隔壁,更令人混淆,光就形状而言,山形吐司的顶端是鼓起来的,而角形吐司是正立方体。
山形吐司:在英国原本被称tin bread,英国首先将面团放进名为tin的铁质模型中烘烤,因此又称为英国吐司,山形吐司在明治初期的时候传进日本,没想到在日本竟然有了这么长久的历史。
每一家面包店的配方都不尽相同,但一般山形吐司的砂糖用量比角形吐司少,配方和揉法让面团更有弹性,吃起来更有嚼劲,成型的时候是用手揉圆之后放进模型,有技巧的将面团揉成圆形,会让烤出来的面包更湿润,而且质地细致,面团在烤箱内不断的伸展,看起来就很美味。


了解完山形吐司我们来讲一下角形吐司,角形吐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形吐司,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传进来的面包,由于是在美国火车车厢制造商普尔曼公司的餐车上提供的面包,因此又被称作是普尔曼面包。
面包非常不可思议,俩者皆是加了奶油和砂糖的面包,但是有发酵,成形,烘烤方式达到了平衡,才有可能做出应有的味道。每天都必须准确地做出相同味道的面包。下面给大家讲解一款原味吐司,大家可以根据它来做出自己喜欢的吐司!


配方:
山茶花高筋面粉 1000g
细砂糖 150g
牛奶 600g
奶粉 30g
酵母 15g
盐 20g
黄油 80g
汤种 150g


制作过程:
1.将所有的材料除黄油外一起搅拌面团表面光滑,加入黄油搅拌至手膜状即可
2.将打好的面团放在常温发酵30分钟,分割成175克一个滚圆再松弛15分钟,再檊开卷起成圆柱形放进450g吐司模中,每个模具放3个面团。
3.做好的面包放进醒箱温度32度,湿度80%约60—90分钟。面团是模具的8分满后,盖上盖子,放进烤箱以上火230度,下火210度约26-28分钟。烤熟脱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