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25°。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入冬?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按照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10℃。首日为冬季开始的标准,除了全年无冬的两广南部、海南、台湾、云南昆明等地和长冬无夏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外,各地入冬的时间差别很大,并不都是在立冬之日同时开始的。
虽然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因此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秋、冬两个季节之间的转换期和过渡期。

立冬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 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立冬之日,许多人以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冬学 :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