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杯咖啡的风味来说,烘焙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咖啡的原产国和处理方法。从最基础的层面来看,烘焙塑造了我们所说的“浓度”。浅度烘焙的咖啡口感较薄,味道明亮;深度烘焙的咖啡口感较厚,味道较强烈。烘焙程度越深,苦味越重。烘焙程度极深的咖啡会有独特的烟味和明显的苦味。


风味的好坏与所含糖类和酸类息息相关,这里可以用巧克力作类比。想象一下牛奶巧克力的味道,再想想可可含量75%,90%或100%的黑巧克力的味道,可可含量高时,巧克力中的果味和深层风味就会被掩盖,苦味太重,让其他味道都无迹可寻。
但是,烘焙远不止口味深浅这么简单。作为咖啡烘焙师,我们的任务是要了解咖啡在烘焙过程中的“反应”,既变化情况,找到风味的平衡。
糖类在自然状态下比焦糖化之后更甜,烘焙时间长(程度深)会使糖类焦糖化。而酸类,特别是绿原酸(CGA),初期存在于酚类化合物中,味道苦涩,需要时间和能量分解成更适口的味道。不过,较低含量的绿原酸可以增加咖啡宜人的风味。


用恰当时间的烘焙,充分分解不可口的酸,同时保留糖类自然的甜味,在这2种味道间取得平衡。烘焙师拥有决定烘焙时间的权利,关于烘焙不足和烘焙过度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烘焙不足的咖啡豆,最槽糕的情况是绿原酸没有充分分解,酸味重,还带有草味和酚类的味道,尝起来要么很糟,要么虽然味甜却很涩。
烘焙过度的咖啡豆一般味道“浓”,但为此牺牲了甜味,还徒增了烟熏焦糖味和高纯度黑巧克力的苦味,只能是一杯乏味的咖啡,多少缺了些宜人的酸味。隔水溶化。
在南宁,有一家专业学习烘焙的学校:南宁优美西点烘焙学校,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烘焙咖啡师吗?来这里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