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在食物的口味上是极其主观的,味蕾对食物味道的感知会被我们的期望所影响。别人说一道菜苦,你也会觉得更苦;别人说很平淡,你也会觉得平淡。
改变人们对一道菜的味道的看法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提前改变人们对味道的预期。


1、用卖相暗示出品美味
食物的视觉感知会影响我们对味道的期望。改变食物的颜色会有影响。我们讲究色香味俱全,确实是有道理的。
有好的卖相不仅好看,还会让食物更好吃。
改变食物的摆盘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把食物放在上等的瓷器上,而不是普通的盘子,人们甚至愿意为此付出2倍的价钱。研究发现即使放上看上去很傻的装饰也会让人们觉得菜会更好吃。
还有就是烹饪食物下了多少工夫。如果没有花太多工夫,评价一般就会偏低。
再就是菜品的名字很重要,如果名字是“西班牙海鲜饭”,那比起“海鲜饭”就会给人感觉更好吃。


2、先入为主
比如一道牛排,正常会给6分。同样的牛排,但是上菜的时候,如果给食客先吹一番,比如“这是来自日本最好的牛排,牛之前都经常被手工按摩”等等,把期望设得很高。
食客吃了,虽然还是会说牛排有点硬、有点干,没有那么好,但也会给到6.5分。这其实是瞄定效应,先预设了瞄,结果就不会偏差太多。
虽然这种夸大其词,食客最终体验还是能吃出来。但是评分仍然会超过你不给任何期望情况下的评分。
还有个类似的实验,一帮平均每年在食物上会花掉25000美金的食客,这些人对美食很懂。给他们一道菜。
如果提前告诉这菜来自有名的大厨,而且食谱是来自意大利,已经被无数次烹饪过写上。比起什么都不说,评分会更高。这就像一种光环效应。


3、健康“光环”有必要
同样的食物,分别标注“健康” ,“新鲜”和不标注任何东西,加上健康标签的食物最终评分会最低。
因为大部分人对健康的认知是他们不得不干的事情,这种认知就会影响到对它的评价。
很多人还是会认为,所有好吃的都不健康,而健康的一般都不好吃。虽然这压根不是事实,但是这种认知确实根深蒂固。
这也是主打健康的餐饮很难火起来的原因。


4、容器色彩的“秘密”
很多人以为是盘子颜色直接的影响,其实更多的影响来自盘子颜色和食物颜色的对比。
一个实验证实,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盘子,然后意面也是红色和白色两种。如果红盘子装的是红色意面或者白盘子装的白色意面,比起另外两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同样颜色的会多装19%的意面。
这种现象每天都会发生,不管是健康食品还是不健康食品。都要留意食物颜色与容器颜色的搭配。

